天信致远承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档案信息化项目

2021-06-18 13:49:10

6月15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天信致远签订档案信息化项目合同。本期项目建设范围包括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档案规范化整理和数字化技术服务,并搭建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提升档案安全和数字化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基金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是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天信致远实施团队必将不辱使命,卓越完成项目的建设。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简称中国红基会)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起并主管、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致力于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境况,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2008年、2013年和2018年,连续三次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中获评"5A级基金会"。

医疗救助

关注和保护最易受损人群的生命与健康,是“红十字天使计划”的核心宗旨。目前中国红基会的医疗救助项目主要是资助贫困重症人群(特别是儿童)的治疗费用,构筑最易受损人群生命与健康保护的底线。

健康干预

关注和保护最易受损人群的生命与健康,是“红十字天使计划”的核心宗旨。目前中国红基会的健康干预类公益项目主要支持改善边远不发达地区乡村基础医疗条件,旨在构筑最易受损人群生命与健康保护的底线。

赈济救灾

灾害救援救济是和平时期红十字运动的一项核心业务。自成立以来,中国红基会始终在这一领域开展工作。尤其是近年来,从 5•12汶川地震,到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到彝良地震、芦山地震、定西地震、和田地震、东北洪灾、湖南水灾,再到威马逊风灾、鲁甸地震……我们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部署,一直与政府、国内国际专业机构、爱心企业以及志愿者们一起,致力于重大灾害的紧急救援和灾后恢复。

社区发展

中国红基会致力于协助社区居民依靠和发掘社区自有资源和能力,引进国际标准的社区治理和防灾 减灾硬件规范,提供社区建设和发展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生产生活 水平,促进社区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自主实施的第一批“博爱家园”于 2015 年 3 月正式启动,在汶川受 灾地区援建了 22 个村庄,总金额 770 万元,受益人口约 6 万。截至 2016 年底,共援建 128 个博爱家园项目,投入金额 3237.893241 万元,受益人口超过 19.2 万。

教育促进

中国红基会实施教育促进类公益项目,包括援建红十字书库、博爱学校、资助博爱助学金、等子项目,旨在通过改善贫困地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基础教育水平,建立学校健康体系和素质教育社团体系,从而促进城乡机会平等和社会均衡发展。2016年推出“博爱校园健康行动”,聚焦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儿童健康问题,援建博爱校医室、培训校园医生、开展学生健康教育等,建立贫困偏远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与卫生保障体系,推动校园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国际援助

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总体部署和中国红十字援外工作安排,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丝路博爱基金”,致力于优化“一带一路”人道服务供给,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服务区域,建立全球应急救护走廊,建立救护站,培训医疗人员,并对沿线有迫切人道需求的人群进行救助。

公益倡导&人道传播

一直以来,中国红基会通过公益行动,传播公益理念,努力倡导政府行为转变和政策改良,凝聚政府、 市场和社会三方面资源,改善最易受损人群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从 2013 年开始,为推进中国贫困大病儿童 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呼吁更多社会关注和联合行动,中国红基会携手多家公益机构成立儿童大病救助 联盟,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共同举办“中国儿童大病救助论坛”;创新推出企业参与公益新模 式——“中国红行动”,在中国红基会、优秀爱心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可持续的、全民参与的公 益平台;同时,还通过编译、制作和出版《人道公益系列报告》、《RED•红》杂志,资助开展红十字运 动文化和理论研究,促进红十字精神和理念在中国的扎根和传播。